褒衣博帶的意思、近義詞
褒衣博帶:
發音:bāo yī bó dài
釋義:褒、博:形容寬大。着寬袍,系闊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出處:《漢書·雋不疑傳》:“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示例:褒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看。(清·黃遵憲《續懷人》詩)
詳解: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成語故事】漢朝時期,大將暴勝之到長安拜訪京兆尹趙廣漢,誇他維護治安有功。趙廣漢謙虛地説自己不如前任京兆尹雋不疑。雋不疑智擒假冒太子成方遂。暴勝之説他當年發現雋不疑時,他頭戴進賢冠,腰佩玉柄長劍,褒衣博帶,就薦他為青州刺史。
【典故】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漢書·雋不疑傳》
【釋義】褒、博:形容寬大。着寬袍,系闊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近義詞】寬衣大帶、博帶褒衣
【其它使用】
◎ 它們和敦煌壁畫中豐採多姿的香音神有什麽區別呢?坐在蓮台上的力士,腳踏蓮台的朱雀,不也是敦煌壁畫中所常見的形象嗎?還有那些在復瓣蓮花上或立,或坐,或跪,頭戴高高紗冠,身穿褒衣博帶的服裝,腰系紳帶,體態肥壯,手執團扇的各種人物,這不正是北朝石窟中供養人的形象嗎?他們是禮佛的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他們不再宴飲或出行了,他們來到佛國世界,還要繪八卦、煉丹、攻讀,走進傳統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