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

厲兵秣馬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厲兵秣馬:

發音:lì bīng mò mǎ

釋義: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鬥。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示例:孫權克仗先烈,雄據江東,舉賢任能,厲兵秣馬,以伺中國之變。(宋·陳亮《酌古論·呂蒙》)

查字義    

詳解

【注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秦國、晉國聯合圍攻鄭國,鄭國派大臣燭之武單獨與秦國結盟,按約秦國派杞子、逢孫和楊孫率軍駐在鄭國,秦國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國要秦穆公出兵,秦軍就大舉進攻,鄭國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國,秦國只好攻打滑國。

【典故】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鬥。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准備戰鬥

【近義詞】秣馬厲兵、嚴陣以待

【反義詞】高枕無憂

【其它使用】

◎ 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我軍正厲兵秣馬,殺向國統區,指日揮戈南下,解放大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