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靡靡之音:
發音:mǐ mǐ zhī yīn
釋義: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穨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出處:《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史記·殷本紀》:“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示例:從此以後,以管弦的情緒代替了鼓的情緒,結果都是“靡靡之音”。(聞一多《時代的歌手》)
近義詞:亡國之音
反義詞:鈞天廣樂
詳解: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成語故事】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説是商末延樂師為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後,晉平公因貪色而亡。
【出處】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韓非子·十過》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史記·殷本紀》
【釋義】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穨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穨廢的音樂
【結搆】偏正式
【近義詞】亡國之音
【反義詞】鈞天廣樂
【其它使用】
◎ 幾年來我國流行音樂創作、表演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在全國範圍內廣播電台音樂節目拒絶靡靡之音提倡原創音樂的背景下取得的。
◎ 我們提着一台走私進來的日本三洋牌卡式録音機,像個流動廣播電台一樣,一邊放着台灣歌星鄧麗君的靡靡之音,一邊三五成群在大街小巷晃來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