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

前功儘棄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前功儘棄:

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釋義:功:功勞;儘: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出處:《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儘滅。”

示例:皇上叫你去帶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贏了還好,打輸了,豈非前功儘棄,自尋苦惱。(清·李寳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九回)

近義詞功虧一簣 功敗垂成

反義詞大功告成

查字義    

詳解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典故】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儘滅。《戰國策·西周策》

【釋義】功:功勞;儘: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白忙

【近義詞】功虧一簣、功敗垂成、前功儘滅

【反義詞】大功告成

【同韻詞】救火拯溺、相時度力、坐收其利、聲色並厲、魚菽之祭、微言大義、帡天極地、齊心協力、蕭然四壁、因人而異、......

【成語故事】戰國末年縱橫家蘇厲去遊説周郝王去阻止秦國的大將白起進攻魏國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險了。並舉楚國名將養由基百發百中的例子,前邊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儘棄了。白起沒有理會蘇厲的話,繼續進行兼並戰

【成語舉例】皇上叫你去帶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贏了還好,打輸了,豈非前功儘棄,自尋苦惱。清·李寳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九回

【成語造句】

◎ 馬幼平立即打電話詢問情況,得知即將出院的這位病人所以這樣做,是感到醫院的醫療條件和服務態度十分理想,他擔心回家後病情一旦惡化,將前功儘棄。

◎ 施工厚度應嚴格按制造厰提供的要求施工,過厚塗料將發生龜裂,導致前功儘棄。

◎ 所以為了不使太空旅行之夢前功儘棄,那一段時間里,王贛駿吃飯、喝水、走路、做事都十分謹慎,甚至在家里也總是千方百計避免跟太太生氣,生怕引起身體不適。

◎ 鞋子、手袋、飾物,一樣都不能馬虎,否則很可能是前功儘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