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閣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束之高閣:
發音:shù zhī gāo gé
釋義: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處:《晉書·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示例: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毛澤東《實踐論》)
詳解:
【注音】shù zhī gāo gé
【成語故事】東晉著名將領庾翼很有學問,他奉旨駐守武昌,把武昌治理得社會安定、百姓富足。他帶兵北伐,收復了北方部分領土,他對當時兩個善辯的名人杜宏和殷浩看不慣,認為應該把他們束之高閣,等天下太平時,再考慮讓他們做一些事情。
【典故】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晉書·庾翼傳》
【釋義】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放着不用
【近義詞】置之不理、置之度外、束之高屋
【反義詞】愛不釋手、掌上明珠
【成語造句】
◎ 當年,我們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神聖而膜拜着,可我們並不真正了解馬克思,懂得馬克思,只是把它束之高閣。
◎ 即使一些個鍥而不舍的子,頂着榮譽的面具拿到了必須的學分以後,也就束之高閣,從此便諱莫如深。
◎ 也束之高閣或一掃而過,多數學生不在下次作文中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