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

實事求是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實事求是:

發音:shí shì qiú shì

釋義: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示例:總結經驗要實事求是,不可弄虛做假。

近義詞腳踏實地

查字義    

詳解

【注音】shí shì qiú shì

【成語故事】漢景帝時期,河間王劉德特別喜歡研究儒家的經典著述,他讀儒學時總是根據實例求證真相。他從民間得到好書後,親自抄寫一份給原主,同時還贈以金銀。因此很多人慕名給他送書。長此以往,他的藏書比朝廷的存書還多。

【典故】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釋義】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用法】作定語、賓語、狀語;指從實際情況出發

【結搆】緊縮式

【近義詞】腳踏實地

【反義詞】有名無實、徒有虛名

【成語造句】

◎ 總結經驗要實事求是,不可弄虛做假。

◎ 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綫的確立和重新確立,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得以創立的思想先導。

◎ 這一生動的歷史進程,説明了這一系列實事求是思想成果的無限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