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坼的意思、近義詞
天崩地坼:
發音:tiān bēng dì chè
釋義: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出處:《戰國策·趙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示例:只聽得海外一個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連響了百余響。(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
詳解:
【注音】tiān bēng dì chè
【成語故事】周烈王時期,諸侯勢力越來越大,根本不理會朝廷,只有齊威王帶頭去朝拜,得了“仁義之士”的好名聲。周烈王駕崩,齊威王都沒有第一個去吊唁,新繼位的天子派人到齊國傳旨説:“先王去世是天崩地坼的事情,你姍姍來遲該當何罪?”
【典故】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戰國策·趙策三》
【釋義】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聲音巨大
【近義詞】天崩地裂、天崩地塌
【成語舉例】只聽得海外一個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連響了百余響。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