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自若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泰然自若:
發音:tài rán zì ruò
釋義: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着鎮定,不慌不亂。
出處:
示例:施天福坦率地注視鄭成功,泰然自若地搖頭。(華而實《漢衣冠》三)
詳解:
【注音】tài rán zì ruò
【成語故事】金人顔盞門都性情忠厚,謹小慎微,他作戰善於安置營壘,計劃十分周密,遇事十分沉着,即使矢箭如雨,他仍泰然自若,一切按計劃行事,他很勇敢,親自帶兵救出被西夏李世輔挾持的完顔杲,他一生中立下不少的戰功。
【典故】魯人有與曾參同姓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金史·顔盞門都傳》
【解釋】自若:象平常一樣。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着鎮定,不慌不亂。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處事方式
【結搆】偏正式
【近義詞】安之若素、若無其事
【反義詞】忐忑不安、心驚肉跳
【成語例句】
◎ 記得,去年年終結算的時候,賬本丟了,他都泰然自若……
◎ 雄孔雀泰然自若,擺出莊重的神態,開始展示漂亮的尾羽,只有頸項的輕微晃動,才隱約流露出他此刻的激動。
◎ 炮蟲開始迎敵時,不是也泰然自若麽?大敵壓頂的時候,能夠平靜自如,必有出奇制勝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