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

一絲不苟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一絲不苟:

發音:yī sī bù gǒu

釋義: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示例:我們在學習上,應有一絲不苟的精神。

近義詞小心謹慎 小心翼翼 不苟言笑

反義詞粗枝大葉 馬馬虎虎

查字義    

詳解

【拼音】yī sī bù gǒu

【成語故事】明朝時期,朝廷下令禁殺耕牛,鄉紳張靜齋與舉人範進去拜訪高要縣湯奉知縣,席間有老者送來50斤牛肉。湯奉問張靜齋如何處置。張靜齋要他把送牛肉的老者抓起來。如果上司知道這樣辦案一絲不苟,那麽升官發財就指日可待了。

【出處】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解釋】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做事認真

【結搆】主謂式

【近義詞】小心謹慎、小心翼翼、不苟言笑

【反義詞】粗枝大葉、馬馬虎虎

【其它使用】

◎ 要把它變成現實,就必須刻苦學習,考試時要像鄧亞萍那樣一分一分地爭,小心謹慎,一絲不苟。

◎ 高中畢業的龔學群,自一九八一年擔任公司出納以來,工作積極認真,一絲不苟。

◎ 筆畫的長短、筆順的先後,都必須一絲不苟才能不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