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棄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自暴自棄:
發音:zì bào zì qì
釋義: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
出處:《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示例:讀書人悲觀失望,自暴自棄;可是那些工人卻多麽堅強呵,多麽勇敢呵!(歐陽山《苦鬥》五三)
詳解:
【拼音】zì bào zì qì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教導他的學生不要做自暴自棄的人,學生不明白。孟子解釋道自暴就是説話不遵守禮義,自己殘害自己。自棄就是心里想的不是仁義,自己抛棄自己。仁是最安適的住宅,義是最正確的道路,一切都得按仁義來辦。
【典故】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孟子·離婁上》
【釋義】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性格
【近義詞】妄自菲薄、自慚形穢
【反義詞】自強不息、自高自大、自命不凡
【燈謎】最沒有信心的人
【英文】cutoffone'snosetospiteone'sface<abandonment;bebackwardandhavenourgetomakeprogress;abandononeselftodespair>
【成語例句】
◎ 一種自暴自棄的心理促使着他,使他愈發沉緬酒色,胡作非為,以排遣心中的憤懣。
◎ 儘管一個人罹患精神病症的易感素質有先天因素作基礎,但只要自己不自暴自棄,任何不良的素質還是可以改變的。
◎ 替代的消極一面是,如果替代只是一種心恢意冷式的逃避性選擇,這就等同於自暴自棄了。
◎ 不,一個人決不能自暴自棄,在生活的激流中敗下陣來。
◎ 另外,也有一部分青少年犯罪與智能發育遲滯有關,由於在校成績差,受到歧視,容易自暴自棄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