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大腹便便:
發音:dà fù pián pián
釋義:便便:肥胖的樣子。形容肥胖的樣子。
出處:《後漢書·邊韶傳》:“邊孝先,腹便便。”
示例:動物園里大腹便便的企鵝非常有趣。
詳解:
【拼音】dà fù pián pián
【成語故事】東漢時河南讀書人邊紹,字孝先,學識淵博,天文地理都懂,給學生上課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絶,深受學生愛戴。一次在講《論語》時因疲勞而打瞌睡,學生編順口溜譏笑他肚皮肥大,他回敬順口溜説自己肚皮大是因為裝滿了經書。
【出處】邊孝先,腹便便。《後漢書·邊韶傳》
【釋義】便便:肥胖的樣子。形容肥胖的樣子。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官僚等
【近義詞】滿腦肥腸、心寬體胖
【反義詞】骨瘦如柴、面黃肌瘦
【成語例句】
◎ 進食後,它的胃脹得很大,腹部呈現所吞食的魚的形狀,之後這條大腹便便的叉齒魚便可一連數天不用尋覓食物了。
◎ 大資本家、地主多為肥頭大腦,大腹便便,但這類大肚皮的描寫已成公式化了;窮人雖然多數是餓肚子,因而骨瘦如柴,這也不能算做最好的典型,應該聯系具體人物,着重其性格的描寫。
◎ 進餐館後,我剛跨出電梯,一個大腹便便的人,老是將我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