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圖強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發憤圖強:
發音:fā fèn tú qiáng
釋義: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出處:
示例: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老舍《鼓書藝人》十七)
詳解: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麽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麽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説以後就説:“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出處】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並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發憤圖強,徹底革命。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
【解釋】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要求進步
【近義詞】奮發圖強、發奮圖強、臥薪嘗膽
【反義詞】胸無大志、無所作為、妄自菲薄
【其它使用】
◎ 南方政府缺乏廣大革命人民為基礎,不求發憤圖強,自力更生,因此,帝國主義的壓力發生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