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腸寸斷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肝腸寸斷:
發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釋義:比喻傷心到極點。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絶。”
示例:一時想起碑中記中薄命之話,再看看書香、秀英諸人前車之鑑,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腸寸斷。(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
詳解:
【拼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語故事】公元346年,晉將桓溫率軍上溯長江攻打蜀國,船進入三峽時,部將捉到一只小猿放到船上,母猿看到後心急如焚,沿岸奔跑,奮不顧身,跟着船隊跑了100多里,在巫峽時竭儘全力跳到船上氣絶身亡,剖開母猿,見其肝腸寸斷,十分感人。
【典故】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絶。《戰國策·燕策三》
【釋義】肝腸一寸寸斷開。比喻傷心到極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其悲痛
【近義詞】心如刀割、五內如焚
【反義詞】心花怒放、喜氣洋洋
【英語】breakone'sheart<beheartbrokenastheliverandbowelshavebeencuttopieces>
【示例】一時想起碑中記中薄命之話,再看看書香、秀英諸人前車之鑑,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腸寸斷。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
【成語造句】
◎ 我童年的令人神往的夢幻啊,你使我如此痛苦,如此揪心,如此肝腸寸斷!
◎ 死別生離,家園破碎,哪一樁不是肝腸寸斷的揪心事件呢?我們的詩人敏鋭地逮住猿啼化入詩行,如借簫管以抒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