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疾忌醫的意思、近義詞
諱疾忌醫:
發音:huì jí jì yī
釋義: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出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示例:一個諱疾忌醫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錯誤的。
近義詞:文過飾非
詳解:
【拼音】huì jí jì yī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見到蔡桓公,發現他有病在皮膚上,勸他早點醫治,蔡桓公不高興。十天後扁鵲又勸蔡桓公趁病在肌肉里趕快醫治。蔡桓公採取諱疾忌醫的態度對付。過了一段時間後,蔡桓公遍身疼痛,派人怎麽也找不到扁鵲了。
【出處】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
【釋義】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不認錯
【近義詞】文過飾非
【成語例句】
◎ 許多人不知道什麽是性病,不了解性病的危害,生了病不知厲害,不去就醫;或怕生了病殃及家庭、工作和聲譽,諱疾忌醫,心存僥幸;或者亂投醫、亂用葯,以致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