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

花朝月夕的意思、近義詞

花朝月夕:

發音:huā zhāo yuè xī

釋義: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示例:到了花朝月夕,依舊相約玩耍。(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0二回)

查字義    

詳解

【拼音】huā zhāo yuè xī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北方的魏州等地土地遼闊,兵強馬壯,那兒的節度使雖受封於皇帝,羅威自己繼承父位,皇帝也只好承認。他喜歡儒家文化,藏書很多,經常與一幫文人墨客迎風作賦、對月作詩,他把自己花朝月夕作品命名為《偷江東山集》。

【典故】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舊唐書·羅威傳》

【釋義】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用法】作賓語;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近義詞】良辰美景、花朝月夜、花晨月夕

【示例】到了花朝月夕,依舊相約玩耍。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