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馬厲兵的意思、近義詞
秣馬厲兵:
發音:mò mǎ lì bīng
釋義: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鬥。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示例:
近義詞:厲兵秣馬
詳解:
【注音】mò mǎ lì bīng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秦國、晉國聯合圍攻鄭國,鄭國派大臣燭之武單獨與秦國結盟,按約秦國派杞子、逢孫和楊孫率軍駐在鄭國,秦國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國要秦穆公出兵,秦軍就大舉進攻,鄭國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國,秦國只好攻打滑國。
【出處】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六年》
【解釋】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准備戰鬥。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准備戰鬥
【近義詞】厲兵秣馬、秣馬利兵
【成語示列】然後深溝高壘,秣馬厲兵,為戰守之備。《續資治通鑑·宋真宗鹹平三年》
【其它使用】
◎ 數千萬年間古長江、古黃河滾滾西流的歷史戛然而止,大江歌罷掉頭東去,決伊闕、破龍門,浩浩蕩蕩開進三門峽古湖,在中條山前秣馬厲兵,虎視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