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區,中國所處的時區
中國所處的時區
2015-8-12 11:01:00
中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從東五區到東九區,橫跨了五個時區。
現在,除了新疆使用烏魯木齊時間(UTC+6)外,全國其它地區都統一使用北京時間(UTC+8)。即新疆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所使用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慢2小時,也即有2個小時的時差。
在民國時期,中國也劃分了五個時區。1918年,中央觀象台提出劃分全國為五個時區,長白時區(GMT+8:30)、中原時區(GMT+8)、隴蜀時區(GMT+7)、回藏時區(GMT+6)以及昆侖時區(GMT+5:30)【UTC與GMT的區別】。
1938年,內政部對20年前的方案有所調整,不過還是分為五個時區,並決定在1939年6月1日正式實施。不過,內政部同時決定在抗戰期間,全國一律暫用同一時刻,以隴蜀時區為標准時。抗戰勝利後,內政部又對五時區方案有所調整,並將回藏時區更名為新藏時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單一時區制,以東八區的北京時間為標准時。中國的五時區劃分制也基本退出歷史舞台。
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區外,全國統一使用東八區時間,也就是北京時間。西藏地區在民主改革後也基本使用北京時間。顯然,這種統一,會讓人們對“大一統”的印象更加深刻,深入日常生活,也更加有利於各個省份、自治區的政治經濟融合。
反面的例子,2015年8月15日起,朝鮮廢除東9區的標准時間,採用東經127度30分為基准的“平壤時間”,也就是説,朝鮮的鐘要撥慢半個小時。改變的理由是:“朝鮮為了迎接祖國解放70周年,決定和日本劃清界限——由於偉大領袖也做不到不和日本同一個地球,至少可以不和日本同一個時區。”隨後,韓國立即反對,聲稱不利於半島統一。
當然,雖然統一使用北京時間,但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作息,以避免遵照同一個標准的不便。比如東北地區的很多人在5點左右就會吃晚飯,9點左右就准備入睡;而青海的小夥伴們可能到晚上8點才開始吃飯。
在中國,時間問題上只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例外。新疆自治區革委會辦公廳在1977年向全區發出通知:全區工作、開會等一切作息只用烏魯木齊時間(UTC+6)。九年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從1986年2月1日起,全疆使用烏魯木齊時間,凡必須使用北京時間的單位,在行文時要説明是北京時間。
直到現在,新疆仍然會使用當地的烏魯木齊時間。新疆廣播電視節目報上的新疆地方台節目用烏魯木齊時間列出,中央台節目會特別注明是北京時間。而學校上課和政府辦公一般使用烏魯木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