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詞

(专集)

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沁園春·和吳尉子似

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沁園春·送趙江陵東歸,再用前韻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水龍吟·次年南澗用前韻為仆壽·仆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滿江紅·賀王宣子產湖南寇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滿江紅·中秋寄遠

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

滿江紅·贛州席上呈陳季陵太守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郎中赴召

滿江紅·遊南岩和範廓之韻

滿江紅·病中俞山甫教授訪別,病起寄之

水調歌頭·盟鷗

水調歌頭·湯坡見和、用韻為謝

水調歌頭·自湖北漕移湖南,總領王、趙守置酒南樓,席上留別

水調歌頭·九日遊雲洞和韓南澗韻

水調歌頭·再用韻答李子永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水調歌頭·和鄭舜舉蔗菴韻

水調歌頭·壽韓南澗七十

賀新郎·賦水仙

念奴嬌·賦白牡丹和範廓之韻

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念奴嬌·西湖和人韻

念奴嬌·賦雨岩

新荷葉·和趙德莊韻

新荷葉·再和前韻

最高樓·醉中有四時歌者,為賦

最高樓·和楊民瞻席上用前韻賦牡丹

洞仙歌·為葉丞相作

洞仙歌·訪泉於期師,得周氏泉,為賦

八聲甘州·壽建康帥胡長文給事·時方閲拆紅梅之舞,且有錫帶之寵

聲聲慢·賦紅木犀·余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

江神子·和人韻

江神子·和陳仁和韻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江神子·和人韻·P1

六麽令·用陸氏事,送玉山令陸德隆侍親東歸吳中

六麽令·再用前韻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

滿庭芳·遊豫章東湖再用韻

加載更多  1/13